MK

摩柯社区 - 一个极简的技术知识社区

AI 面试
使用Instruments工具进行Objective-C内存分析
1. 认识 Instruments 工具 1.1 Instruments 概述 Instruments 是 Xcode 自带的一款强大的性能分析工具集,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分析模板(称为 Instruments),可以帮助开发者分析应用程序在运行时的各种性能指标,其中内存分析是其重要功能之一。在 Objective - C 开发中,有效地管理内存对于应用的稳定性、性能以及资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Instruments 为我们提供了直观且深入的方式来检测内存泄漏、观察内存使用趋势等。 1.2 Instruments 的启动与界面 1. 启动方式: - 打开 Xcode,选择要分析的项目,然后点击菜单栏中的“Product”,再选择“Profile”。这将自动启动 Instruments 并使用默认的分析模板(通常是 Time Profiler)运行应用。 - 也可以直接在“/Applications/Xcode.app/Contents/Applications/Instruments.app”路径下找到 Instruments 应用并独立启动,然后在启动界面选择要分析的目
2021-03-183.0k 阅读
编程语言Objective-C
高级技巧:在Objective-C中安全地释放对象
理解Objective - C中的内存管理基础 在Objective - C中,内存管理是开发者必须深入掌握的重要方面。Objective - C采用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ing)机制来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引用计数,当对象被创建时,引用计数初始化为1。每当有新的指针指向该对象,引用计数加1;而当指向对象的指针被释放或者不再使用时,引用计数减1。当对象的引用计数变为0时,系统会自动释放该对象所占用的内存。 例如,我们创建一个简单的NSString对象: objective - c NSString string = [[NSString alloc] initWithString:@"Hello, World!"]; // 此时string对象的引用计数为1 如果我们再创建一个指针指向这个对象: objective - c NSString anotherString = string; // 此时对象的引用计数变为2,因为有两个指针指向它 当我们不再需要其中一个指针时,比如string: objective - c [string releas
2021-10-014.6k 阅读
编程语言Objective-C
Objective-C中的内存警告处理与资源释放技巧
内存管理基础 Objective-C 的内存管理机制概述 在 Objective-C 中,内存管理是确保应用程序高效运行和避免内存泄漏的关键环节。Objective-C 最初采用手动引用计数(MRC,Manual Reference Counting)的内存管理方式,后来随着 ARC(自动引用计数,Automatic Reference Counting)的引入,大大简化了开发者对内存管理的操作。 手动引用计数要求开发者明确地管理对象的引用计数。当创建一个对象时,其引用计数初始化为 1,每次将对象赋值给一个新的变量(增加引用)时,引用计数加 1;当不再需要该对象(减少引用)时,引用计数减 1。当引用计数降为 0 时,对象占用的内存被释放。例如: objective-c // 创建一个 NSString 对象,引用计数为 1 NSString string = [[NSString alloc] initWithString:@"Hello"]; // 这里可以认为是增加了一次引用,虽然实际上是同一个对象 NSString string2 = string; // 释放对象,引用
2024-08-053.0k 阅读
编程语言Objective-C
Objective-C运行时机制中的isa指针与类簇解析
Objective-C运行时机制中的isa指针 isa指针基础概念 在Objective-C的运行时机制中,isa指针(instance of a class pointer)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每一个对象(instance)都包含一个isa指针,它指向对象所属的类(class)。这个指针就像是对象的“身份证”,通过它,对象能够找到自己的类信息,进而确定自己能够响应哪些消息。 从底层结构来看,在64位架构下,对象的结构定义大致如下(简化示例): objc struct objc_object { Class _Nonnull isa OBJC_ISA_AVAILABILITY; }; 这里的isa就是我们所说的isa指针,它的类型是Class。而Class本质上是一个指向objc_class结构体的指针: objc struct objc_class { Class _Nonnull isa OBJC_ISA_AVAILABILITY; Class _Nullable superclass; cache_t cache;
2023-10-282.9k 阅读
编程语言Objective-C
Objective-C运行时中的关联对象与属性注入技术
关联对象基础 在Objective-C中,对象的属性通常在类的定义中声明,并且存储在对象的内存布局中。然而,运行时提供了一种机制,可以在运行时为对象动态添加额外的属性,这就是关联对象(Associated Objects)技术。 关联对象允许你在运行时将一个对象与另一个对象相关联,而无需在类的定义中提前声明属性。这种机制基于运行时的objc_setAssociatedObject和objc_getAssociatedObject函数。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展示如何使用关联对象: objc import <objc/runtime.h>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nterface NSObject (AssociatedObject)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NSString associatedString; @end @implementation NSObject (AssociatedObject) static char AssociatedStringKey; - (vo
2021-11-254.8k 阅读
编程语言Objective-C
Objective-C高性能网络编程基础架构搭建
1. 网络编程基础概念 在开始搭建Objective - C高性能网络编程基础架构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些网络编程的基础概念。 1.1 网络协议栈 网络协议栈是网络通信的核心,它将网络通信的复杂过程进行分层处理。常见的网络协议栈有TCP/IP协议栈,它包含四个层次:网络接口层、网络层(IP层)、传输层(TCP/UDP层)和应用层。 - 网络接口层:负责与物理网络设备交互,处理物理地址和数据的实际传输。例如,以太网协议就工作在这一层。在Objective - C开发中,我们一般不会直接与这一层交互,而是通过更高层的API间接使用其功能。 - 网络层(IP层):主要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发送到目的地址。IP协议(如IPv4和IPv6)定义了数据包的格式和路由规则。在网络编程中,我们通常会处理IP地址相关的操作,比如解析和设置IP地址。 objective-c // 获取本地IP地址示例代码 import <ifaddrs.h> import <arpa/inet.h> NSString getIPAddress() { NSString address = @"error";
2023-11-174.8k 阅读
编程语言Objective-C
Objective-C网络请求的高效管理与优化
一、网络请求基础 在Objective-C开发中,网络请求是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关键操作。常用的网络请求方式有GET、POST、PUT、DELETE等。 GET请求:主要用于从服务器获取数据。请求参数直接附加在URL后面,例如: objective-c NSString urlString = [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https://example.com/api?param1=value1&param2=value2"]; NSURL url = [NSURL URLWithString:urlString]; NSURLRequest request = [NSURLRequest requestWithURL:url]; NSURLSessionDataTask task = [[NSURLSession sharedSession] dataTaskWithRequest:request completionHandler:^(NSData _Nullable data, NSURLResponse _Nullable respons
2021-01-317.3k 阅读
编程语言Objective-C
Objective-C中的HTTP/2协议应用与性能提升
HTTP/2 协议概述 HTTP/2 是 HTTP 协议的一次重大升级,相较于 HTTP/1.1,它在性能上有了显著提升。HTTP/2 采用二进制分帧层,将所有传输的信息分割为更小的消息和帧,并对它们采用二进制格式的编码。 二进制分帧 在 HTTP/1.1 中,数据以文本形式传输,解析和处理效率相对较低。而 HTTP/2 的二进制分帧层将请求和响应数据分割成更小的帧,这些帧可以并行交错发送,然后在另一端重新组装。例如,一个请求可能被分割成多个帧,分别包含头部信息、请求体的不同部分等。这样的设计使得网络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减少了延迟。 多路复用 HTTP/2 的多路复用特性允许在单个连接上同时进行多个请求和响应。在 HTTP/1.1 中,由于线头阻塞问题,同一连接上如果一个请求阻塞,后续请求也会受到影响。而 HTTP/2 通过多路复用,每个请求和响应都有自己的流标识符,这些流可以在连接上交错传输,互不干扰。例如,一个网页可能同时请求多个资源(图片、脚本、样式表等),在 HTTP/2 下,这些请求可以在同一个连接上并行进行,大大提高了加载速度。 头部压缩 HTTP 头部信息在
2021-11-062.7k 阅读
编程语言Objective-C
Objective-C中的P2P网络通信与文件传输实践
1. 理解 P2P 网络通信基础 在深入探讨 Objective-C 中的 P2P 网络通信与文件传输之前,我们先来理解一下 P2P(Peer - to - Peer,对等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传统的客户端 - 服务器(C/S)架构不同,P2P 网络中的每个节点(peer)既可以作为客户端请求资源,也可以作为服务器提供资源。 P2P 网络通信的核心在于节点之间的直接通信。在一个 P2P 网络中,节点通过特定的协议来发现彼此,并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交换。常见的 P2P 协议有 BitTorrent、Gnutella 等。这些协议定义了节点如何在网络中进行自我标识、如何搜索其他节点以及如何传输数据。 1.1 P2P 网络的优势与挑战 P2P 网络具有一些显著的优势。首先,它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整个网络的资源和处理能力也随之增强,而不像 C/S 架构那样,服务器可能成为性能瓶颈。其次,P2P 网络具有更好的容错性。单个节点的故障不会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因为其他节点仍然可以继续提供服务。 然而,P2P 网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节点的动态性。节点可能随时加
2021-03-253.1k 阅读
编程语言Objective-C
Objective-C多线程中的数据同步与锁机制
多线程编程中的数据同步问题 在多线程编程中,数据同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当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和修改共享数据时,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竞争条件(race condition)等问题。例如,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计数器变量 counter,有两个线程都要对它进行加 1 操作。如果没有适当的同步机制,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线程 1 读取 counter 的值,假设为 10。同时,线程 2 也读取了 counter 的值,也是 10。然后线程 1 将 counter 加 1 并写回,此时 counter 变为 11。接着线程 2 也将 counter 加 1 并写回,由于它最初读取的值是 10,所以写回后 counter 还是 11,而不是预期的 12。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竞争条件,因为两个线程在没有协调的情况下同时访问和修改了共享数据。 在 Objective - C 多线程编程中,这种情况同样可能发生。比如我们在一个 iOS 应用程序中,多个视图控制器的线程可能需要访问和修改应用程序的全局数据,如用户的登录状态、购物车信息等。如果没有正确的数据同步,就可能导致应用程序出现不可预测的行为。
2021-11-207.0k 阅读
编程语言Objectiv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