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
摩柯社区 - 一个极简的技术知识社区
AI 面试

Kotlin中的代码重构与重构工具

2021-11-197.4k 阅读

Kotlin 中的代码重构概述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代码重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指的是在不改变软件外部行为的前提下,对内部结构进行优化,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在 Kotlin 语言环境下,代码重构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需求。

Kotlin 作为一种现代编程语言,融合了面向对象和函数式编程范式,其语法简洁、表达力强。但随着项目的演进,代码可能会变得复杂和混乱,此时重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初始开发阶段为了快速实现功能,可能会采用较为简单直接但不那么优雅的代码结构。随着需求的增加和代码规模的扩大,这些代码可能难以理解和修改,甚至会引入潜在的错误。通过重构,可以将这些代码转化为更清晰、高效的形式。

代码异味与重构时机

代码异味的识别

  1. 重复代码:重复代码是最常见的代码异味之一。在 Kotlin 项目中,如果发现多个地方出现相似或完全相同的代码块,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例如:
fun calculateTotalPrice1(products: List<Product>): Double {
    var total = 0.0
    for (product in products) {
        total += product.price
    }
    return total
}

fun calculateTotalPrice2(products: List<Product>): Double {
    var sum = 0.0
    for (prod in products) {
        sum += prod.price
    }
    return sum
}

上述两个函数calculateTotalPrice1calculateTotalPrice2功能完全一样,只是变量命名略有不同,这就是重复代码。 2. 过长函数:当一个函数承担了过多的职责,代码行数过长时,也属于代码异味。比如:

fun processOrder(order: Order) {
    // 验证订单
    if (!order.isValid()) {
        thro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nvalid order")
    }
    // 计算总价
    var total = 0.0
    for (product in order.products) {
        total += product.price
    }
    // 保存订单到数据库
    orderRepository.save(order)
    // 发送订单确认邮件
    emailService.sendOrderConfirmationEmail(order.customerEmail, total)
}

这个processOrder函数既负责订单验证,又计算总价、保存订单和发送邮件,功能过于繁杂,不利于维护和复用。 3. 过大类:一个类如果拥有过多的属性和方法,承担了太多不同的职责,也会成为代码异味。例如:

class UserService {
    var users: MutableList<User> = mutableListOf()

    fun addUser(user: User) {
        users.add(user)
    }

    fun getUserById(id: Int): User? {
        return users.find { it.id == id }
    }

    fun sendWelcomeEmail(user: User) {
        // 邮件发送逻辑
    }

    fun generateUserReport(): String {
        // 生成报告逻辑
    }
}

UserService类既负责用户数据的管理(添加、查找用户),又负责发送邮件和生成报告,职责不单一。

重构时机的选择

  1. 当发现代码异味时:一旦识别出如上述的代码异味,就应该考虑重构。及时重构可以避免问题在后续开发中恶化,降低维护成本。例如,发现重复代码后,及时提取公共部分,既能减少代码量,又便于修改和维护。
  2. 在添加新功能之前:如果要在一段复杂或存在异味的代码基础上添加新功能,先进行重构往往是明智之举。这样可以使代码结构更清晰,更易于理解和扩展,降低引入新错误的风险。比如在processOrder函数添加新的订单处理逻辑之前,先将其按职责拆分成多个小函数,再添加新功能会更轻松。
  3. 代码审查过程中:在代码审查环节,发现代码存在可读性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时,也是进行重构的好时机。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审视,能够更好地发现代码中的潜在问题,并制定合适的重构方案。

常见的重构手法

提取方法(函数)

  1. 原理:将一段代码从原函数中提取出来,形成一个新的独立函数,原函数通过调用新函数来完成相应功能。这样可以使原函数更加简洁,职责更加单一。
  2. 示例:以之前的processOrder函数为例,我们可以将订单验证、计算总价等功能分别提取成独立函数:
fun processOrder(order: Order) {
    validateOrder(order)
    val total = calculateTotalPrice(order.products)
    orderRepository.save(order)
    emailService.sendOrderConfirmationEmail(order.customerEmail, total)
}

fun validateOrder(order: Order) {
    if (!order.isValid()) {
        thro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nvalid order")
    }
}

fun calculateTotalPrice(products: List<Product>): Double {
    return products.sumOf { it.price }
}

这里validateOrdercalculateTotalPrice函数分别承担了订单验证和总价计算的职责,processOrder函数变得更加清晰简洁。

提取变量

  1. 原理:对于复杂表达式或多次使用的子表达式,将其结果提取为一个变量,使代码更易读,并且方便后续修改。
  2. 示例
fun calculateDiscountPrice(product: Product, quantity: Int, discountRate: Double): Double {
    return (product.price * quantity) * (1 - discountRate)
}

可以提取变量使代码更清晰:

fun calculateDiscountPrice(product: Product, quantity: Int, discountRate: Double): Double {
    val originalPrice = product.price * quantity
    val discountFactor = 1 - discountRate
    return originalPrice * discountFactor
}

这样每个变量都有明确的含义,代码逻辑一目了然。

内联函数

  1. 原理:与提取函数相反,当一个函数调用过于简单,其逻辑在调用处直接展开更清晰时,可以将函数内联。这样可以减少函数调用的开销,提高性能,同时使代码更紧凑。
  2. 示例
fun isPositiveNumber(num: Int): Boolean {
    return num > 0
}

fun processNumbers(numbers: List<Int>) {
    for (num in numbers) {
        if (isPositiveNumber(num)) {
            println("$num is positive")
        }
    }
}

可以内联isPositiveNumber函数:

fun processNumbers(numbers: List<Int>) {
    for (num in numbers) {
        if (num > 0) {
            println("$num is positive")
        }
    }
}

这样代码减少了一个函数调用,在这种简单场景下,直接展开逻辑使代码更简洁。

重构函数参数

  1. 原理:优化函数的参数列表,使其更合理、更易理解。可能的操作包括添加参数、移除不必要的参数、调整参数顺序等。
  2. 示例
fun sendEmail(to: String, subject: String, content: String, isHtml: Boolean) {
    // 邮件发送逻辑
}

如果大部分邮件都是 HTML 格式,isHtml参数可以设置默认值:

fun sendEmail(to: String, subject: String, content: String, isHtml: Boolean = true) {
    // 邮件发送逻辑
}

这样在调用时,如果是 HTML 格式邮件,就不需要额外指定isHtml参数,使调用更简洁。

提炼类

  1. 原理:当一个类承担了过多职责时,将相关的属性和方法提取出来,形成新的类,以实现类的职责单一化。
  2. 示例:对于之前的UserService类,可以将邮件发送相关功能提炼成一个新类:
class UserService {
    var users: MutableList<User> = mutableListOf()

    fun addUser(user: User) {
        users.add(user)
    }

    fun getUserById(id: Int): User? {
        return users.find { it.id == id }
    }

    fun generateUserReport(): String {
        // 生成报告逻辑
    }
}

class UserEmailService {
    fun sendWelcomeEmail(user: User) {
        // 邮件发送逻辑
    }
}

这样UserService类专注于用户数据管理,UserEmailService类专注于邮件发送,职责更加明确。

Kotlin 中的重构工具

IntelliJ IDEA 中的重构功能

  1. 提取方法重构:在 IntelliJ IDEA 中,选中要提取的代码块,使用快捷键Ctrl + Alt + M(Windows/Linux)或Command + Option + M(Mac),IDE 会自动生成一个新的函数,并将选中代码块提取到新函数中,同时原函数会调用新函数。例如,对于前面processOrder函数中的订单验证代码块,选中后使用此快捷键,会弹出对话框让用户输入新函数名等信息,确认后即可完成提取。
  2. 提取变量重构:选中表达式,使用快捷键Ctrl + Alt + V(Windows/Linux)或Command + Option + V(Mac),IDE 会自动提取表达式为变量,并为变量命名。比如在calculateDiscountPrice函数中,选中product.price * quantity,使用此快捷键,IDE 会生成val originalPrice = product.price * quantity
  3. 内联函数重构:将光标定位在函数调用处,使用快捷键Ctrl + Alt + N(Windows/Linux)或Command + Option + N(Mac),IDE 会将函数内联,把函数体的代码直接替换函数调用。
  4. 重构函数参数:右键点击函数名,选择Refactor -> Change Signature,可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方便地添加、移除参数或调整参数顺序。例如对于sendEmail函数,通过此操作可以轻松设置isHtml参数的默认值。
  5. 提炼类重构:右键点击类中的属性或方法,选择Refactor -> Extract -> Class,可以将选中的属性和方法提炼成一个新类,同时原类中会生成对新类的引用。如对UserService类中邮件发送相关方法进行此操作,即可生成UserEmailService类。

Android Studio 中的重构支持

由于 Android Studio 基于 IntelliJ IDEA 开发,其重构功能与 IntelliJ IDEA 类似。在 Android 项目开发中,重构同样重要。例如,在一个 Android 应用的业务逻辑类中,如果存在代码异味,通过 Android Studio 的重构功能可以快速优化代码。假设一个MainViewModel类中包含了过多与网络请求和数据处理相关的复杂逻辑,使用 Android Studio 的提取方法、提炼类等重构功能,可以将网络请求部分提取到一个独立的NetworkService类中,数据处理部分提取成独立的函数,使MainViewModel类更加简洁,职责更清晰,提高整个 Android 应用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其他工具

  1. Ktlint:虽然 Ktlint 主要是一个代码风格检查工具,但它也能辅助代码重构。它可以检查代码是否符合 Kotlin 的最佳实践和编码规范,发现不符合规范的地方,往往也是需要重构的点。例如,Ktlint 可能会提示函数过长、命名不规范等问题,开发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提示进行相应的重构。通过配置 Ktlint,可以使其与项目的特定编码风格要求相匹配,帮助团队保持代码风格的一致性,为代码重构提供良好的基础。
  2. Detekt:Detekt 是一个静态分析工具,用于在 Kotlin 代码中查找潜在的问题和代码异味。它可以检测出诸如复杂度过高的函数、过大的类、未使用的变量和函数等问题。Detekt 提供了丰富的规则集,并且可以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定制化配置。例如,通过配置规则,Detekt 可以识别出嵌套过深的条件语句,开发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提示对代码进行重构,如使用卫语句或提取方法等重构手法来简化代码结构,提高代码质量。

重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测试的重要性

  1. 重构前的测试准备:在进行重构之前,确保项目有足够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等。这些测试可以作为重构的保障,在重构过程中,通过运行测试来验证代码的功能是否仍然正确。例如,对于processOrder函数,在重构前应该有相应的单元测试来验证订单验证、总价计算、订单保存和邮件发送等功能。可以使用 JUnit 或 Mockito 等测试框架来编写测试用例。
  2. 重构过程中的测试执行:在重构过程中,每完成一个小的重构步骤,都要及时运行测试。如果测试失败,说明重构可能引入了错误,需要回滚重构操作并检查问题。例如,在将processOrder函数中的订单验证部分提取成validateOrder函数后,运行测试,若订单验证相关的测试用例失败,就需要检查validateOrder函数的逻辑是否正确。
  3. 重构后的全面测试:重构完成后,要进行全面的回归测试,确保重构没有对系统的其他部分产生负面影响。除了单元测试,还需要运行集成测试、端到端测试等,以验证整个系统的功能完整性。比如,在对UserService类进行提炼类重构后,不仅要测试UserServiceUserEmailService类的单元功能,还要测试涉及用户注册、登录及邮件发送等集成场景的功能。

版本控制的应用

  1. 使用版本控制系统:在重构过程中,务必使用版本控制系统,如 Git。每次重构前,可以创建一个新的分支,这样在重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可以轻松回滚到重构前的状态。例如,在对一个复杂的 Kotlin 模块进行重构时,先基于主分支创建一个名为refactor_module_X的分支,在该分支上进行重构操作。
  2. 合理提交重构步骤:将重构过程分解为多个小的步骤,并进行合理的提交。每个提交应该有明确的描述,说明本次提交完成了哪些重构操作。这样在需要查看重构历史或回滚部分重构操作时,能够清晰地了解重构的过程。比如,在提取processOrder函数中的多个功能为独立函数时,可以分别提交订单验证提取、总价计算提取等操作,每个提交的 commit message 清晰说明提取的功能。

团队协作与沟通

  1. 沟通重构计划:在开始重构之前,与团队成员充分沟通重构计划,包括重构的目标、范围、预计时间等。确保团队成员对重构有清晰的了解,避免对其他成员的工作产生不必要的影响。例如,在对一个共享的 Kotlin 库进行重构时,提前召开团队会议,详细介绍重构的思路和计划,让其他依赖该库的开发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
  2. 代码审查:重构完成后,进行代码审查。团队成员可以共同检查重构后的代码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是否存在潜在的问题。通过代码审查,还可以分享重构的经验和技巧,提高整个团队的代码质量和重构能力。例如,在对UserService类进行提炼类重构后,组织团队成员进行代码审查,共同讨论新类的职责划分是否合理,代码结构是否清晰等问题。

通过以上对 Kotlin 中代码重构及重构工具的详细介绍,开发人员能够更好地优化 Kotlin 代码,提高软件项目的质量和可维护性。在实际开发中,要灵活运用各种重构手法和工具,并注意重构过程中的相关事项,确保重构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