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类数组对象的性能优化
2021-10-141.3k 阅读
JavaScript类数组对象概述
在JavaScript中,类数组对象(array - like objects)是一种类似数组的数据结构,但并不具备数组的所有方法和属性。类数组对象拥有数值索引和 length
属性,这使得它们在外观上很像数组。常见的类数组对象包括 arguments
对象(在函数内部表示传入的参数集合)、DOM 方法返回的节点列表(如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
等)。
例如,以下是一个 arguments
对象作为类数组对象的示例:
function logArgs() {
console.log(arguments);
console.log(arguments.length);
}
logArgs('a', 'b', 'c');
上述代码中,arguments
就是一个类数组对象,它有数值索引(0, 1, 2...),并且有 length
属性表示参数的个数。
再看一个DOM相关的类数组对象示例:
const element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div');
console.log(elements);
console.log(elements.length);
这里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div')
返回的 elements
也是类数组对象,它包含了文档中所有的 <div>
元素,有 length
属性记录元素个数。
类数组对象与真正数组的区别
- 方法差异
- 真正的数组拥有一系列丰富的原型方法,如
map
、filter
、reduce
等。例如:
- 真正的数组拥有一系列丰富的原型方法,如
const arr = [1, 2, 3];
const newArr = arr.map(num => num * 2);
console.log(newArr);
- 而类数组对象不能直接调用这些方法。如果尝试对类数组对象调用数组原型方法,会报错。比如:
function tryMap() {
try {
arguments.map(num => num * 2);
} catch (error) {
console.log(error.message);
}
}
tryMap(1, 2, 3);
上述代码会抛出 arguments.map is not a function
的错误,因为 arguments
作为类数组对象,本身没有继承数组原型上的 map
方法。
2. 内部结构
- 数组在JavaScript引擎内部是一种特殊的对象,它的索引是经过优化的,并且内存布局也有其特殊性,这使得数组在遍历和访问元素时性能较好。
- 类数组对象本质上还是普通对象,虽然有数值索引和
length
属性,但它们的属性查找和访问机制与普通对象相同,在某些操作上性能不如真正的数组。
性能问题产生的原因
- 属性查找
- 当访问类数组对象的元素时,由于它本质是对象,JavaScript引擎需要按照对象属性查找的机制来定位元素。例如对于
arguments[0]
,引擎要在arguments
对象的属性列表中查找名为0
的属性。 - 而数组访问元素时,由于其特殊的内部结构,引擎可以直接通过索引快速定位到内存中的元素位置,这在性能上有很大差异。尤其是在频繁访问元素的场景下,类数组对象的属性查找开销会变得很明显。
- 当访问类数组对象的元素时,由于它本质是对象,JavaScript引擎需要按照对象属性查找的机制来定位元素。例如对于
- 方法调用
- 如前面提到,类数组对象不能直接调用数组原型方法。如果要使用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将类数组对象转换为真正的数组。在转换过程中,无论是使用
Array.from()
还是[...arguments]
这样的展开语法,都有一定的性能开销。而且即使转换后可以使用数组方法,在后续操作中,由于类数组对象原始的属性查找特性,可能会影响整体性能。
- 如前面提到,类数组对象不能直接调用数组原型方法。如果要使用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将类数组对象转换为真正的数组。在转换过程中,无论是使用
性能优化方法
- 转换为数组
- 使用
Array.from()
:Array.from()
方法可以将类数组对象转换为真正的数组。例如:
- 使用
function convertArgs() {
const arr = Array.from(arguments);
return arr.map(num => num * 2);
}
console.log(convertArgs(1, 2, 3));
- 使用展开语法
[... ]
:同样可以将类数组对象转换为数组,例如:
function convertArgsWithSpread() {
const arr = [...arguments];
return arr.filter(num => num > 1);
}
console.log(convertArgsWithSpread(1, 2, 3));
- 性能分析:在现代JavaScript引擎中,
[...arguments]
展开语法通常比Array.from()
性能略好。这是因为展开语法是一种更简洁直接的语法糖,引擎在处理它时可以进行更优化的编译。但在某些复杂的类数组对象转换场景下,Array.from()
可能更具灵活性,因为它还支持传入一个映射函数。例如:
function complexConvert() {
const complexArgs = {
0: 1,
1: 2,
2: 3,
length: 3
};
const arr = Array.from(complexArgs, num => num * 2);
return arr;
}
console.log(complexConvert());
- 直接遍历
- 对于一些简单的操作,如果不需要使用数组的复杂方法,直接遍历类数组对象可能更高效。例如,计算
arguments
对象中所有数字的总和:
- 对于一些简单的操作,如果不需要使用数组的复杂方法,直接遍历类数组对象可能更高效。例如,计算
function sumArgs() {
let sum = 0;
for (let i = 0; i < arguments.length; i++) {
if (typeof arguments[i] === 'number') {
sum += arguments[i];
}
}
return sum;
}
console.log(sumArgs(1, 2, 'a', 3));
- 性能优势:这种方式避免了转换为数组的开销,直接在类数组对象上进行操作。尤其在处理大数据量的类数组对象时,减少转换步骤可以显著提升性能。但它的局限性在于,无法直接使用数组的高级方法,代码逻辑相对复杂一些,需要自己实现一些常见的数组操作逻辑。
- 缓存
length
属性- 在遍历类数组对象时,缓存
length
属性可以提高性能。例如:
- 在遍历类数组对象时,缓存
function logArgsWithCachedLength() {
const len = arguments.length;
for (let i = 0; i < len; i++) {
console.log(arguments[i]);
}
}
logArgsWithCachedLength('a', 'b', 'c');
- 原理:每次在循环条件中访问
arguments.length
时,JavaScript引擎都需要进行属性查找操作。缓存length
属性后,引擎只需要进行一次属性查找,后续循环中直接使用缓存的值,减少了属性查找的开销,从而提高了循环的执行效率。这种优化在循环次数较多的情况下效果更为明显。
- 使用
for...of
循环(转换后)- 如果已经将类数组对象转换为数组,使用
for...of
循环通常比传统的for
循环性能更好。例如:
- 如果已经将类数组对象转换为数组,使用
function convertAndLoop() {
const arr = Array.from(arguments);
for (const num of arr) {
console.log(num * 2);
}
}
convertAndLoop(1, 2, 3);
- 性能优势:
for...of
循环是ES6引入的新特性,它在遍历数组时使用了迭代器协议,在某些JavaScript引擎中,这种方式的性能比传统for
循环更优。它的优势在于语法简洁,并且在处理可迭代对象时,引擎可以进行一些优化,例如在遍历过程中更好地管理内存和执行上下文。但需要注意的是,for...of
循环只能用于可迭代对象,所以对于未转换的类数组对象不能直接使用。
- 避免不必要的属性访问
- 在操作类数组对象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属性访问。例如,不要在循环内部频繁访问类数组对象的其他属性,除非必要。比如:
function badPractice() {
for (let i = 0; i < arguments.length; i++) {
// 不必要的属性访问,每次循环都获取length属性
console.log(arguments.length + arguments[i]);
}
}
badPractice(1, 2, 3);
- 改进后的代码:
function goodPractice() {
const len = arguments.length;
for (let i = 0; i < len; i++) {
console.log(len + arguments[i]);
}
}
goodPractice(1, 2, 3);
- 原理:每次在循环内部访问
arguments.length
都会产生属性查找开销。通过提前缓存length
属性,减少了这种不必要的属性访问,提高了循环的执行效率。
不同优化方法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对比
- 小数据量场景
- 测试代码:
function testSmallData() {
function convertWithArrayFrom() {
const arr = Array.from(arguments);
return arr.reduce((acc, num) => acc + num, 0);
}
function convertWithSpread() {
const arr = [...arguments];
return arr.reduce((acc, num) => acc + num, 0);
}
function directTraversal() {
let sum = 0;
for (let i = 0; i < arguments.length; i++) {
sum += arguments[i];
}
return sum;
}
const smallArgs = [1, 2, 3, 4, 5];
const start1 = performance.now();
convertWithArrayFrom(...smallArgs);
const end1 = performance.now();
const start2 = performance.now();
convertWithSpread(...smallArgs);
const end2 = performance.now();
const start3 = performance.now();
directTraversal(...smallArgs);
const end3 = performance.now();
console.log(`Array.from time: ${end1 - start1} ms`);
console.log(`Spread syntax time: ${end2 - start2} ms`);
console.log(`Direct traversal time: ${end3 - start3} ms`);
}
testSmallData();
- 结果分析:在小数据量场景下,转换为数组的方法(
Array.from()
和展开语法)与直接遍历的性能差异并不明显。因为小数据量下,转换数组的开销和直接遍历的开销相对较小,引擎的优化作用也相对有限。通常展开语法会比Array.from()
略快一些,而直接遍历在这种情况下也能保持较好的性能。
- 大数据量场景
- 测试代码:
function testLargeData() {
function convertWithArrayFrom() {
const arr = Array.from(arguments);
return arr.filter(num => num % 2 === 0).length;
}
function convertWithSpread() {
const arr = [...arguments];
return arr.filter(num => num % 2 === 0).length;
}
function directTraversal() {
let count = 0;
for (let i = 0; i < arguments.length; i++) {
if (arguments[i] % 2 === 0) {
count++;
}
}
return count;
}
const largeArgs = Array.from({ length: 100000 }, (_, i) => i + 1);
const start1 = performance.now();
convertWithArrayFrom(...largeArgs);
const end1 = performance.now();
const start2 = performance.now();
convertWithSpread(...largeArgs);
const end2 = performance.now();
const start3 = performance.now();
directTraversal(...largeArgs);
const end3 = performance.now();
console.log(`Array.from time: ${end1 - start1} ms`);
console.log(`Spread syntax time: ${end2 - start2} ms`);
console.log(`Direct traversal time: ${end3 - start3} ms`);
}
testLargeData();
- 结果分析:在大数据量场景下,直接遍历的性能优势明显。转换为数组的方法(
Array.from()
和展开语法)由于需要创建新的数组,会有较大的内存和时间开销。展开语法虽然相对Array.from()
性能更好,但在大数据量下,其性能仍不如直接遍历。这表明在处理大数据量的类数组对象时,如果不需要使用数组的复杂方法,直接遍历是更优的选择。
特殊类数组对象的性能优化
arguments
对象- 优化策略:除了前面提到的通用优化方法,对于
arguments
对象,还可以注意函数参数的使用方式。例如,尽量避免在函数内部频繁修改arguments
对象。因为修改arguments
对象可能会导致引擎进行额外的处理,影响性能。 - 示例:
- 优化策略:除了前面提到的通用优化方法,对于
function avoidModifyArguments() {
const args = [...arguments];
// 对args进行操作,而不是直接操作arguments
return args.filter(num => num > 10);
}
console.log(avoidModifyArguments(5, 15, 20));
- DOM节点列表
- 缓存节点列表:当多次使用同一个DOM节点列表时,缓存它可以避免重复查询DOM树。例如:
function cacheNodeList() {
const div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div');
for (let i = 0; i < divs.length; i++) {
divs[i].style.color ='red';
}
// 后续再次使用divs
for (let j = 0; j < divs.length; j++) {
divs[j].style.fontSize = '16px';
}
}
- 转换为数组(如果需要复杂操作):如果需要对DOM节点列表使用数组的复杂方法,如
map
、filter
等,将其转换为数组是一个好的选择。但要注意转换的性能开销,尤其是在节点数量较多时。例如:
function convertNodeList() {
const div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div');
const divArr = Array.from(divs);
const visibleDivs = divArr.filter(div => div.style.display!== 'none');
return visibleDivs;
}
性能优化工具
performance
API- 简介:
performance
API 提供了高精度的时间测量功能,可以用来分析代码的性能。例如,通过performance.now()
方法可以获取一个高精度的时间戳,用于测量代码段的执行时间。 - 示例:
- 简介:
function measurePerformance() {
const start = performance.now();
// 要测量的代码段
const arr = Array.from(arguments);
const newArr = arr.map(num => num * 2);
const end = performance.now();
console.log(`Execution time: ${end - start} ms`);
}
measurePerformance(1, 2, 3);
- Chrome DevTools
- 性能面板:Chrome DevTools 的性能面板可以记录和分析网页的性能。在进行类数组对象性能优化时,可以使用它来记录函数的执行时间、内存使用情况等。例如,在函数内部添加
console.time('functionName')
和console.timeEnd('functionName')
,然后在性能面板中查看函数的执行时间。同时,性能面板还可以分析代码的瓶颈,帮助定位性能问题。 - 使用步骤:
- 打开Chrome浏览器并加载包含相关代码的网页。
- 打开DevTools,切换到性能面板。
- 点击录制按钮,然后执行相关的类数组对象操作代码。
- 停止录制,性能面板会显示详细的性能分析报告,包括函数执行时间、CPU使用情况等。
- 性能面板:Chrome DevTools 的性能面板可以记录和分析网页的性能。在进行类数组对象性能优化时,可以使用它来记录函数的执行时间、内存使用情况等。例如,在函数内部添加
与其他编程语言类似结构的对比
- Python中的类似结构
- Python的
tuple
和list
:在Python中,tuple
是不可变的序列,list
是可变的序列。类似于JavaScript中的数组,它们都有高效的索引访问和遍历性能。但Python没有像JavaScript那样的类数组对象概念,不过可以通过*args
语法在函数中获取可变数量的参数,*args
在函数内部是一个元组(tuple
)。例如:
- Python的
def sum_args(*args):
total = 0
for num in args:
total += num
return total
print(sum_args(1, 2, 3))
- 性能对比:Python的
tuple
和list
在内部实现上与JavaScript的数组有不同的优化策略。Python的tuple
由于不可变,在某些场景下性能会更好,例如作为字典的键。而JavaScript的数组在现代引擎中针对快速索引和遍历也有很好的优化。在处理可变数量参数方面,JavaScript的arguments
对象与Python的*args
类似,但JavaScript需要更多地考虑类数组对象与真正数组之间的转换和性能优化。
- Java中的类似结构
- Java的
ArrayList
和varargs
:Java中的ArrayList
是一个动态数组,类似于JavaScript的数组。Java还支持varargs
(可变参数),在方法中可以接受可变数量的参数,它在方法内部被封装成一个数组。例如:
- Java的
public class VarargsExample {
public static int sumArgs(int... args) {
int total = 0;
for (int num : args) {
total += num;
}
return total;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sumArgs(1, 2, 3));
}
}
- 性能对比:Java的
ArrayList
在内存管理和性能优化上与JavaScript的数组有很大不同。Java是强类型语言,ArrayList
需要指定元素类型,这在编译时可以进行一些优化。而JavaScript是动态类型语言,数组元素类型可以随意变化。在处理可变参数方面,Java的varargs
直接封装成数组,而JavaScript的arguments
对象是类数组对象,需要额外转换才能使用数组的完整功能,这也导致了性能优化策略的差异。
通过对JavaScript类数组对象性能优化的深入探讨,我们了解了其性能问题产生的原因,掌握了多种优化方法,并对比了不同场景下的性能表现,同时还介绍了相关的性能优化工具以及与其他编程语言类似结构的对比,这有助于开发者在实际项目中更高效地处理类数组对象,提升代码性能。